浙江在线12月2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吉 通讯员 王明月)天台县“八山半水分半田”,科技人才基础薄弱,区位条件不优,是典型的山区县。
近年来,天台县围绕“现代化和合之城”总目标,以科技赋能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支点,以科技人才为后盾,成功打开科技创新密码,为山区县工业企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十三五”期间,天台县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投入平均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R&D占GDP比重从初期的1.49%提升到2.05%。同时,上市公司9家,居26个加快发展县首位。
点线面结合,企业科研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
针对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研发风险高等顾虑,天台县鼓励龙头企业作表率、做示范。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汽车关键零部件龙头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19年研发投入达2.2亿元,位列2020年浙江民营企业研发投入100强。
在身边榜样带动下,天台县各类企业主动投入,一批行业隐形冠军茁壮成长,天铁实业大力度推进轨道交通减震技术研发,减震垫、道口板在占国内市场份额90%以上。一批瞪羚企业相继涌现,如银申铝业进入长城汽车、奇瑞汽车配套供应链。
此外,天台县积极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做大研发主体规模。“十三五”期间,通过开展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举办科企“双十强”评选等激励举措,全县规上企业从114家发展到19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2家,实现“五年翻一番”。
海陆空汇合,企业科研平台水平进一步提高
紧盯科研发展趋势,紧跟装备升级步伐,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银轮公司投入8000万元建设第二实验室,按国际一流标准引进世界最先进的试验检测设备、生产制造设备。圣达生物购买了通衡半制备色谱仪、动态连续管式反应器、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等研发装备,技术国内领先。祥和公司的轨道扣件非金属部件产品应用到40多个国家的重点项目之中。
针对企业产品单一、抗风险能力差等短板,天台县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相关企业与行业领先者合作,借梯上楼,借鸡下蛋。银轮公司与云南玉柴合作,在柴油发动机研发方面闯出新天地,特别是生产的散热器、高效换热器、机油冷却器等,技术水平跃居世界前三。
针对科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天台县实施“飞地研发”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在海内外兼并先进技术,增强企业研发实力。并通过海内外研发中心,便于企业获取当地创新资源,实现全球范围内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时把跨国界知识转移过程内部化,节约科研成本。银轮公司在杭州、北美设立了研发中心,在上海购置了200亩土地,今年8月份启动建设研发中心。天成自控以4.8亿元收购天成科投境外全资子公司Acro公司100%股权,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海外研发机构。
大中小契合,企业科技合作程度进一步加深
针对高校院所科研成果束之高阁,企业科研推进乏力等弊端,天台县把企业研发与高校研发紧密结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目前全县现有院士工作站5家,并与北京化工大学、浙工大、杭电、宁波大学等12家高校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建成产学研合作中心等平台11家,近5年累计推动产学研合作项目172项。
通过实施“青年英才聚天台”计划,开展“百校引才”行动,举办高端装备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招引与本地产业契合度较高的人才来本地就业,壮大企业科研中坚力量。2020年组织企业赴上海、河南、西安、宁波等地的高校参加校园招聘、人才洽谈、项目合作等活动24场次。
传帮带融合,企业科技扶持强度进一步增强
天台县通过出台科技新政十条,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设立1个亿的财政科技资金;1个亿的高能级平台补助;积极推广加计扣除等税收政策,系统在线企业已达168家,今年加计扣除额近1亿元,总额达9亿余元。
对全县重点科技企业,落实“片区化包抓、分行业统筹、专班制帮扶、精细化指导”措施,发挥“驻企专班”科技人才服务功能,帮助解决各类问题236个,形成“全域扶科”“全域扶企”的天台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天台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做大做强产业平台,推动资源要素集聚裂变。2020年,创建省级天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正式获批;大车配省级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稳步推进;台州(天台)汽车零部件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列入省级试点单位,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的“中央厨房”雏形初现。同时总投资20.8亿元,占地738亩的天台创新中心项目将于2022年竣工投用,苍山产业集聚区“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和六个小微创业园建设正全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