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科技频道 > 科技即时报 正文
“科技助农”春风拂面 农科院专家服务送到武义田间地头
2021年02月26日 21:06:25 来源: 武义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 陶峰松 郑丽佳

  立春过后,大地萌发新绿,一派欣欣向荣。2月21日,在武义县“云上菇镇”新宅镇新宅村,正在香菇大棚里忙碌的农民张洪有,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所长蔡为明博士。

  “你这个菇长得漂亮,个头饱满,肉质厚实,不错!” 蔡为明博士看着现代化大棚里蓬勃生长散发着清香的香菇,对老张竖起了大拇指。“这还不是因为公司提供了优质的菌棒嘛!”张洪有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他拉着蔡博士的手,欣喜地介绍起了他今年的成绩,“拿回家就能出菇,中间有什么问题一个微信就能解决。今年我拿了3万袋菌棒,前段时间低温天气,别人出菇少,市场价格好,我一天就能卖近2000元,预计今年毛收入17-18万元。”

  张洪有所说的“公司”,正是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2008年,时任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副所长的蔡为明研究员带领“食用菌团队科技特派员”入驻武义,摸清了当地食用菌产业的短板。作为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蔡为明深知,菌棒的生产是食用菌产业中的关键环节。他和团队参与创办了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通过新建专业化的生产线集中生产菌棒,然后把统一制好的菌棒直接交给菇农进行出菇管理,为武义的食用菌产业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让武义菇农种菇既轻松又有保障。

  “钱支援,物支援,不如来个科技特派员”,这句流传在武义菇农们口中的顺口溜,体现了群众的所急所盼,也饱含着对科技专家的感激之情。解决了菌棒难题,蔡为明又瞄准武义县的食用菌产业升级需求,致力于新品种选育示范推广和菌菇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提升。蔡为明团队研发出以突破夏季高温栽培为核心的生产技术,育成工厂化生产专用优质品种,开发工厂化设施生产新模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食用菌生产易受恶劣天气影响、产量波动大等技术难题,市场售价比常规品种高出不少,让菇农们增收致富有了门道。

  “2020年公司生产菌棒50万袋,今年将达到150万袋,预计明年可达到每天生产6万袋的水平,从而带动更多农户走上标准化生产。”武义创新食用菌公司负责人施礼介绍说,通过省农科院技术支撑与扶持,截至目前,蔡为明团队在武义培育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15家、家庭农场10家,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专业大户达到了24户。“创新业、育新种、推新法”的科技创新之路,在武义新宅镇、大溪口乡等地遍地开花,让大山里的“小农户”真正走上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轨道。

标签: 食用菌产业;食用菌;生产;张洪;团队;标准化生产;科技特派员;省农科院;武义县;新宅镇 责任编辑: 林辰辰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